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库 www.xssk.info,最快更新重生之神级备胎最新章节!

    何翔与林春波的比赛,可以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而且,这次半决赛,一直到总决赛为止,都将会是现场直播。

    这里没有像以前那样,会有时间空余给选手们,让他们彩排。

    而是要将他们最真实的实力展现在他们的面前,这将是最真实,也是最残酷的舞台。

    没有给他们太多准备的时间,和调节状态的机会。

    而是要一镜到底,孰胜孰强,一切都在舞台上说了算。

    在比赛中,何翔和林春波,都是演唱了一首自己最为擅长的曲目。

    而当两人歌曲都唱完,到了投票环节的时候,结果确是出人意料。

    因为在观众们,以及各个嘉宾,在歌唱实力中,明显是林春波,更胜一筹,而且在风格上也更为独特。

    但是在这关键的比赛中,他却是遗憾败北。

    而胜者,正是原本不被人看好的何翔。

    …….

    在这种情况下,立谁为王太子,也就是基业的继承人,成为很重要的问题了。而在曹操的众多儿子中间,最有希望继承曹操权利的,就是曹彰、曹植和曹丕。于是,为了太子之位,他们凭借各自优势,开始了明争暗夺的斗争。那么,曹彰、曹植和曹丕究竟谁会最终胜出呢?这胜出的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玄机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夺嫡之争”。

    易中天:

    到了曹操的晚年,接班人问题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曹操要选择一个继承他的权力和职位的人,选谁呢?据不完全统计,曹操有十五个老婆,二十五个儿子。这还是查得到的。在这二十五个儿子当中,原本最有希望接班的是长子曹昂,长子嘛;但是。他在建安二年,在征张绣的战争中牺牲了。曹操还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孩子。曹冲,就是称象的那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建安十三年去世了,病故。当时曹操哭得是死去活来,这个时候曹丕就上前安慰父亲,曹操当时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冲儿死了是我的不幸,是你们这些人的幸运。因为你们这些人就有希望当太子了。

    那么,曹操说的“汝曹”,或者说你们这些人指谁呢?一般认为主要指三个人,那就是曹丕、曹彰和曹植。为什么是这三个人呢?因为第一,这三个人都是卞夫人的儿子。我们知道曹操的元配是丁夫人,丁夫人后来跟曹操离异了,曹操就把卞夫人升为正妻。那么按照传统的礼法,正妻的儿子是最有条件做接班人的,那么这三个都是,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这三个人都有水平,都有能力,表现也都很好。所以所谓夺嫡之争。主要是在曹操的卞夫人生的这三个儿子当中展开。

    还有一次曹操问他的几个儿子,说你们都有些什么志向?曹彰说:“好为将”,说我这个人就想当一个将军。曹操说,那你当一个将军又怎么样呢?曹彰说,当将军怎么样,披坚执锐,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赏罚分明。曹操说。好好好,那你就当将军吧。《三国志?曹彰传》的记载是:“太祖大笑”。笑了。而在我看来,立曹彰为储的念头也就一笑了之了。

    两个理由。第一个是曹植有才。曹植确实是有才,曹植小时候就很能写文章,很能写辞赋。据说有一天,曹植很小的时候,曹操读到曹植的文章,就问曹植,这个文章写那么漂亮,是不是人家帮你写的?曹植马上跪下来说,发言为诗,下笔成章,文章就是要自己写,为什么要别人写啊?那不相信父亲可以考我嘛,我当场写。确实很有才。曹操也确实很喜欢曹植,这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我认为,恰恰因为曹操喜欢曹植,反倒证明了曹植不可能被选为太子,此话怎讲?

    我们要弄清楚古人立储的原则。因为我们知道,在古代政治制度是君主的世袭制,君主是要世袭的,传给儿子或者是兄弟。那么选谁?有四个选项,叫做:立嫡、立长、立贤、立爱。什么意思呢?就是古代的君王,或者类似于君王君主吧,曹操这样的,他们实行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那么只有妻才是正室,才可以和丈夫相匹配。所以妻生的儿子叫嫡子,妾生的儿子叫庶子,选接班人的时候首先要从妻的儿子当中去选,这叫做“立嫡”。那么如果有好多嫡子,都是正妻生的,选谁呢?选年纪最大的,这叫做“立长”。甚至没有嫡子,都是庶子,你也要立长。这叫做立子以嫡,或者立子以长,不以贤,就是不是看谁才能最好。那么如果这两条原则你不能遵守,退一步,“立贤”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你选了一个最能干的,还是对大家有好处的,这个社会舆论或者是其他的人都还能够接受。最不能接受的是“立爱”,就是你喜欢哪个儿子就立哪个儿子,这是最不能接受的。想当年汉高祖刘邦本想立的太子是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满朝反对,最后还是立了吕后生的刘盈嘛,就是刘邦那么牛的人,他也拗不过这个东西。所以你立曹植有立爱的嫌疑。当然有人说了,曹操这个人,他也不按常理出牌,是吧,也讲不清楚。对,没错,但是曹操也还没有到讲不清楚到硬要和这条原则对着干的地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有人说曹操立曹植,不是立爱,是立贤,因为曹植有才嘛。但是我们也要分析,曹植是有才,什么才?文才。文章写得好,诗写得好,赋写得好,不等于国家治理得好嘛,是不是,选储君不是选作协主席啊,对不对?如果说他魏国选一个作协主席。我觉得曹植那当之无愧。是,曹植二十三岁的时候,曹操是跟他有一番谈话。说儿子啊,我二十三岁的时候。我就当了顿丘令,我那个时候所作所为到现在都不后悔,现在我留你守邺城,你要好自为之。那么曹植是不是好自为之了,我们不知道,但是看来表现是不错的,因为《三国志?曹植传》后面一句话是:“几为太子者数矣”,就是好几次差一点都被立太子。说明他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应该说没有突出表现,因为如果有突出表现的话,史书上一定有记载,它瞒不住这个事情。而且从逻辑上讲,也不大可能有突出表现,因为曹操在啊,曹操太强了,他那个儿子几乎没有什么机会来突出表现。这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曹植如果是表现得非常好,他最后为什么变差了。变得不好了?这个地方《三国志》记载用了春秋笔法,语焉不详,含糊其辞。给人的感觉是好像在隐瞒什么东西。它的话说得非常简单,是这样说的,说曹植的表现和曹丕的表现刚好相反,曹植的表现是什么呢?“任性而行,不自雕励”,就是曹植非常任性,不检点自己,不约束自己。曹丕的表现是什么呢?“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就是曹丕他很工于心计,用各种各样的权术来处理人际关系。把自己掩藏起来,不露出自己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