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库 www.xssk.info,最快更新后宫如懿传(周迅、霍建华主演)最新章节!



    如懿的口气极温婉,含了几分谦逊之色,道:“我只抚养了永璜那么点时候,永璜就惦记着,别说姐姐你这么对永璜用心。永璜是个有孝心的,姐姐放心就是。”

    绿筠穿着一袭浅银色夹玫瑰金线云锦宫装,裙摆用深一色的银线夹着玄色丝线密密绣着团寿纹样,满头白纷纷珍珠珠流苏如寒光轻漾,在殿中光线掩映之下,更显冷清,恰与她此时疏远与不信任的语调一般:“永璜有没有孝心,果然是娴贵妃知道更多。我这个做养母的,到底是白心疼了。”

    她长长地嘘一口气,“只是没有自己的儿子,大行皇后走下来的地方,就别痴心指望着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大行皇后不也是因为这个羞愧而死的么?”

    如懿回过首,见永璜与永璋并肩而立,领着诸位阿哥在灵前尽孝,端然是长兄风范,十分引人注目。连永璜的福晋伊拉里氏亦十分得体,领着诸位同辈的福晋,进退得宜。

    玉妍跪在绿筠身后,听见二人这般低声言语,眼瞅着妃位以下的嫔御们都退得远了,不觉抚着高高隆起的肚子慵慵笑道:“娴贵妃不是好歹还抚养着永琪么?怎么看着旁人的孩子那么眼馋,连纯贵妃的养子您瞧着也是好的。其实您也不怕,不过才过了三十一岁的生辰,便要拼着力气生养一个,也是不难。到底,孩子还是亲生的好啊!”

    如懿听玉妍尖酸,便淡淡道:“是啊。不经嘉妃提醒,我总都忘了自己已经年过三十。其实细算起来,咱们姐妹都是差不多的。嘉妃不也三十六岁了么,这样怀着身孕,还要按着规矩行祭礼,真是辛苦了。”

    玉妍与绿筠都是康熙五十二年生的人,足足比如懿大了五岁。若要拿年纪来细论,她们自然是论不过如懿的。

    海兰跟在如懿身后,笑得轻巧和婉:“其实细论起来,咱们的年纪都大过了娴姐姐,只不过娴姐姐的位分比我与嘉妃高,所以咱们都得称呼一声姐姐。宫里嘛,总是先论位分,再论年纪的。”海兰本就是和声细语的人,说得又在情理之中,玉妍虽然不忿,但也不能驳嘴。正巧意欢敬香上前,听得几人言语,细巧的眉眼斜斜一飞:“其实娴贵妃客气了。论起在潜邸的位分,纯贵妃是格格,娴贵妃是侧福晋,如今虽然都是贵妃了,但到底还是根基有别的。娴贵妃由着纯贵妃称呼一声妹妹,固然是年纪轻些的缘故,但到底位分搁在那儿呢。”

    绿筠齿本不及意欢伶俐,如今听她掀起旧事来,只得讪讪不语。还是一同出身潜邸的婉茵打圆场道:“纯贵妃和娴贵妃哪里会计较这个。嫔妾记得刚进紫禁城那会儿,纯贵妃的三阿哥突然要被抱去阿哥所养育,纯贵妃伤心起来,连夜找的第一个人就是娴贵妃呢。两位贵妃这样亲近,一句半句的姐妹称呼,算得了什么呢?”绿筠脸上有复杂的神色一闪而过,只是垂眸恍若不知。

    如懿有一瞬的恍惚。那样的亲近,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吧?她和绿筠算不上什么至交密友,但论起来潜邸诸人中,除了海兰,便是与她亲近了。当年困窘尚可彼此相依,如今大家同为贵妃,反而彼此不能相容了么?她看着孝贤皇后乌木漆金的棺樽,这么多年,她害得自己一直没有子息,身体流转的血液里都带着她精心布置的零陵香气息,害得自己做不得一个母亲,一个完整的女人。琅一次次意图逼自己入死地,真的,恨了那么多年,连如懿自己都觉得,这样的恨已经成了一种深深的习惯,深入骨血。

    可此刻,琅穿戴着整齐而华丽的皇后冠服,静静地躺在棺樽之中,接受着天下臣民的哀哭与追忆。

    是,高晞月已死,琅已死。那些让她警惕女人,都成了一抔黄土,红颜枯骨。可她却不能松一口气,新人在不断地出现,旧人们也丝毫不肯放松。皇后死前的暗潮汹涌一派和睦终于随着她的死分崩离析,连胆小如苏绿筠,都可以与她冷嘲热讽,赤眉白眼,来日皇后之位虚位以待,尚不知要生出何种事端?

    而她乌拉那拉如懿,她算什么呢?不过是无子、无家世,只依靠着一息微薄的宠爱而生存的女人。而这宠爱,是多么渺茫,仿佛琅灵前跳动的耀目烛火,一阵轻轻的风,都可以肆意扑灭。

    她是太知道“恩宠”了。从阿箬的死,晞月的死,到今时今日死去的琅,无一不是受过皇帝的宠爱,并且仿佛身后还享受着这样的宠爱。

    她实在是太懂得了。因为懂得,所以彻骨寒凉。

    趁着祭酒礼歇的一刻,绿筠与如懿听着各宫各处的太监宫人们来报上琐事。海兰跪得久了,只觉得膝头酸麻不已,见别的嫔妃们并无进偏殿歇息的样子,便招了招手示意叶心带上药酒,跟着自己往偏殿去。

    叶心扶着她出来,低声道:“小主的膝盖不好,经不得这样长跪呢。”两人正说话,如懿恰好扶了惢心出来,打算往偏殿更衣,见了海兰便道:“是不是膝盖受不住了。你先去偏殿歇一歇,我叫人端碗八宝甜汤来给你,再涂点药酒。”海兰摆手道:“生了孩子之后到底是不如从前了。姐姐悄声些,别让人拿住了话柄说我不敬大行皇后。”海兰这样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孝贤皇后死后,皇帝很是哀痛,脾气也喜怒无常,前两日便因指责前朝的几位大臣在丧礼上不够悲痛,便立刻施廷杖打死。如果旁人知道海兰因为跪在孝贤皇后灵前而犯了膝头酸痛,不知又有多少是非呢。

    如懿知她言下之意,叹道:“皇上如今的脾气……罢了,大行皇后过世,皇上失了结发妻子,到底是伤心的。”海兰冷笑一声:“生前不见得怎样,如今倒成了恩爱夫妻了。大行皇后若地下有知,会不会嫌自己弃世太晚,不能早些得到这样的尊重恩情?”如懿看了看四下,比起手指轻嘘一声:“说话越发任性了。”海兰一脸通透:“我这样的人还怕什么呢?不过是看穿了姐姐看不穿的宠爱罢了。”如懿正挽着海兰的手要进偏殿,忽然听得里头有窸窣的低语声。二人见有人在,一时也不便进去,正转身要走,却听得依稀是永璜和福晋伊拉里氏在说话。

    伊拉里氏温声软语劝道:“爷累了这么几天,喝点参汤提提精神吧,妾身已经准备了热水,爷敷敷脸,精神些。”

    永璜似乎很不耐烦:“弄这些劳什子做什么?我得赶紧去皇额娘灵前守着。皇额娘薨逝,弟兄之中唯我居长,这一时半会儿,缺了旁人尚可,我这个长子不在,像什么样子。”

    伊拉里氏很是心疼:“爷这辈子就是被长子两个字困住了。您不是铁打的人,但凡多歇一歇又怎么了?一得空还得往娴娘娘那里跑,她只是您曾经的养母,您好歹得顾着纯贵妃的面子啊!”

    永璜冷笑道:“纯娘娘的面子我要顾着,母亲那里也不能不走动。说到底,纯娘娘有她亲生的儿子,哪怕抚养了我几年,又算什么?历来皇子所娶的正室福晋多出自满洲八大姓氏(满洲八大姓氏:主要泛指清朝时期几个较为显赫的满洲豪族,包括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齐佳氏、富察氏、那拉氏、钮祜禄氏。),而你只出身伊拉里氏,小姓小族,论起来纯娘娘要是真疼我,怎么会听凭皇阿玛指了我这么个小姓的福晋也不说话?皇子联姻,说来终究是门第姓氏最重要了。”

    伊拉里氏赧然道:“都是妾身的不是,帮不上爷什么忙。”

    永璜道:“你帮不上忙也罢了,凡事终究是要靠自己的。皇额娘死了,左右我小时候她也不疼我,差点把我害死在阿哥所。她死了也清静,否则她在,我终究没有爬上去的一天。”

    伊拉里氏思忖着小心道:“只是皇额娘死了,后位左不过是落在纯贵妃、娴贵妃或者嘉妃身上,爷可要看准了是谁。”

    永璜道:“纯娘娘要是当了皇后,我还能有指望么?她的儿子永璋和永瑢就成了嫡子了。嘉妃来路太野,也没什么指望。娴娘娘……母亲她到底是吃亏了家世,又没儿子。但我看准的就是她没儿子,没有儿子,才会疼我这个养子。我便不信了,我多多提着与她当年的抚养之情,会比不上永琪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即便娴贵妃当不上皇后,只要她多向皇阿玛提着我是长子的事,我也多些胜算了。”

    伊拉里氏道:“说来,到底是娴贵妃更疼爷些。”有片刻静寂,仿佛昔日的温情再度流转其间,然而这样的幻象亦如天际辉丽的彩虹,转瞬消失不见。

    永璜似是在冷笑:“疼不疼的,谁知道呢?不过是彼此看着还用得上,多多利用罢了。我在这宫里长到这个岁数,难道还不懂这些?什么亲情孝义,都是假的!只有当上太子,大权在握,才是最真的。”

    似乎是伊拉里氏唯唯诺诺的应答声,永璜长长地叹了口气:“手头事多,傍晚得闲,我得去宝华殿一趟上香祝祷,今儿是额娘的生辰。”

    他似是有些哽咽,“我额娘,死得冤屈!”

    伊拉里氏道:“爷且忍耐些,别提这个话了。额娘人虽不在,生辰忌日,妾身也该尽孝。听说一早娴娘娘与嘉娘娘都让人送了祭礼去了。”

    永璜道:“你我同去太过点眼,免得被人拿住话柄说不敬嫡母。我自己去一遭便好。”他说完,里头再无声音。片刻,有脚步声逐渐迫近,继而开门声响起。如懿与海兰站在阶下,指着远处的宫殿似乎说着什么。永璜见了她们,便是一脸孝和谦恭的样子,拱手道:“母亲好,愉娘娘好。”他似乎有些紧张,“两位娘娘怎么在这里?”

    如懿从容笑道:“本宫正和愉妃说,从长春宫这里望出去对面的琉璃瓦颜色特别亮,在丧仪期间似乎不太合适,得蒙上白布才好。”永璜松了口气:“那儿子立刻去办。”他说罢,匆匆离去。

    檐外有细雨蒙蒙,三月的紫禁城仿佛融在了在暗灰色的烟雨之中,一片哀色凄凄。

    如懿轻声呢喃,似是问海兰,亦是自问:“海兰,我真心疼过的孩子,怎么会变成了这样?”

    海兰对如懿的伤心全然不以为意:“皇家的孩子,以后都会长成这个样子。我倒觉得,这样的永璜更像一个皇子。”她看着如懿,伸手替她挡住被风扑进的蒙蒙银丝,“姐姐很伤心么?”

    如懿伸出手,接住细细的雨丝,那种湿润,好像是泪,落于掌心:“永璜,毕竟是我真心疼爱过的孩子。在我没有孩子的日子里,我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

    海兰的声线薄而细韧,仿佛一条拉长的细线,截断细雨如丝的伤感:“姐姐疼爱永琪么?或许有朝一日,永琪也会变成永璜这个样子,不如我们预期中长大。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在这宫里不过是个笑话,不过是写进死后功德里的溢美之词。来日永琪会有自己的心思自己的想法,甚至有更想得到的东西。这世间多的是母子失和,夫妻离心,所以,母子也好,夫妻也罢,这种到头来或许都会疏远的感情,比不上我们姐妹彼此风雨多年的情感。姐姐,或许哪一日,永琪有了自己的亲人,皇上也彻底不再宠爱,那么只有我和你,继续相伴深宫岁月,一如从前。”

    海兰的语气里有深深的依赖,然而如懿的心思却在细雨绵绵中飘摇着疑惑不定:“海兰,我从未问过你,为何你对世间的情爱,这么不能相信?”

    海兰的眼角闪过一点晶亮的泪光:“姐姐,你知道我的阿玛和额娘是怎么死的么?我额娘与阿玛在年轻时也算是恩爱亲密,可有一日我额娘红颜不再,阿玛喜欢上别的女子,我额娘不能忍受,彼此争执之时失手刺死了阿玛,然后悲愤自尽。我自小被寄养在伯父家长大,所以一直认为,再相爱又如何,到最后因爱生恨的太多太多,与其如此,还不如不曾恩爱如许。世间的男欢女爱,不过是皮肉交合,实在是不可依靠的。”

    如懿默然,只是轻叹一声:“只是海兰,什么都不相信,会不会太空虚,像找不到依靠?”

    海兰轻笑,眼中有深深的依赖:“姐姐,我相信你啊。”她紧紧靠着如懿身侧,“所以姐姐,无论我做什么,你也要相信我。”

    如懿温然颔首,一任雨丝凄凄拂上身来:“是,我都相信。”

    海兰轻声道:“姐姐,我知道其实你是有些不一样了。从冷宫出来后,你一直很想劝自己不要去多想,只要相信皇上就好。可一个人这样劝自己,她本身就是已经是开始在不相信了。对么?”

    如懿闭上眼睛,以此来拒绝眼前的虚空:“海兰,不要再说。”

    海兰懂得地点点头:“那我说另一件事。姐姐,纯贵妃志在后位,她的胜算不小,如今又和慈宁宫走得近。姐姐,咱们得想想办法了。”

    有冰冷的感觉蜿蜒心上,如懿霍然睁开眼:“她最大的胜算,就是子嗣。”

    海兰扬起唇角优美的弧度:“这个我明白。纯贵妃最有利的是什么,我得把她最有利的东西除掉,咱们就安心了。”

    如懿颔首,然而微有迟疑:“但,永璜不是她的胜算。哪怕他再不好,别动他。”

    海兰笑了笑,伸手仔细拂去她仙鹤衔梅素白银线锦袍上沾上的晶亮雨丝:“姐姐到底还是心疼永璜。”她轻舒一口气,“眼下姐姐在风口浪尖上,凡事不动为妙,一切有我。”

    如懿看着帘外细雨阑珊,拂去鬓角雨丝,恍若无心:“如今,皇上最忌讳的可是举丧不哀。咱们去偏殿上了药,赶紧就回去吧。”

    如懿回到殿中,绿筠正与玉妍着人派发午后歇息时喝的银耳莲子羹,福晋命妇们仿佛预知绿筠日后可能会有的荣华锦光,亦格外奉承,直如众星捧月一般。相形之下,缓步入内的如懿则显得冷清许多,除了意欢、嬿婉和婉茵,便少有人笑脸相迎了。

    如懿不知为何众人变数这样快,还是意欢忍不住说了一声:“方才太后来过了,体恤福晋们守灵辛苦,所以亲自送了银耳莲子羹来,并嘉奖纯贵妃守丧辛苦却事事妥帖,有大家之风。又说三阿哥虽未成年,却很能照顾几位幼弟,也十分能干。”孝贤皇后死后,后宫中本已暗潮汹涌,太后如此褒扬,无疑是在立后的立场上更偏向于绿筠了,众人如何能不见风使舵,处处恭维纯贵妃。

    嬿婉与几位答应、常在围着绿筠和玉妍热络地说着什么。嬿婉小心替绿筠拂着衣角的尘灰:“贵妃姐姐仔细脚下,您这么精致的衣袍,沾了尘灰就不好了。”绿筠不以为意地笑笑,坦然接受她的殷勤,口中道:“这些事交给宫人们打理就是了,令贵人不必如此。”嬿婉蓄足了满脸笑意,正要搭腔,却听玉妍冷不丁笑了一声,扬着手中的杏子绿百绦绢子道:“纯贵妃姐姐不必担心,令贵人原是我的宫女出身,做这些事最合宜了。”嬿婉如今也算得宠,听了这话脸色刷一下白了起来,又见众人皆捂着口笑看她,越发臊得无处自容,只得讪讪收手避到人后。

    玉妍鄙夷一笑,越发与绿筠聊得热络,一双手蝶舞似的翻飞着:“我这怀的也不知是个阿哥还是公主,我瞧着姐姐的四公主真是好,满心羡慕。太医也说这一胎像是女胎呢……我只求啊,若是个阿哥能有姐姐的三阿哥一半争气就好了……”二人说起孩子来,又是扯不完的话。玉妍又一意奉承着绿筠,哄得绿筠几乎合不拢嘴,亲热地与她牵着手推心置腹。

    意欢远远看着,撇了撇樱桃唇道:“一个乐得被巴结,一个嘴上不留德。”如懿比了个轻嘘的手势,低声笑道:“就你脾气最好!最不是孤拐性子!”意欢拈了水蓝色打黄莺儿八宝缨络绢子一晃,轻嗤一声:“我知道自己什么孤拐脾气,左右和她们不一样就是了。”说罢荷惜便来请:“小主,该到吃坐胎药的时候了。”如懿微微诧异:“我记得这些日子皇上并不曾召幸啊,怎么你还吃这个药?”意欢脸上腾地一红,便有些不好意思:“从前是按着侍寝次数赏的坐胎药,如今大约是盼子心切,我求了皇上两次,便按着每日都送来了。”如懿知道端底,又实在不能说破,勉强含笑道:“无论是坐胎药也好,还是什么,是药三分毒,不吃也罢了。当年慧贤皇贵妃求子心切,也是常常吃坐胎药,却没什么效力。可见什么都是假的,唯有恩宠才是真的。”意欢的唇角蕴了一点甜蜜的笑色:“其实我也知道药石未必有效,但……”她向来冷冽的脸庞上全是甜而柔的红晕,恍若冰雪初融,芙蓉春晓,“但皇上对我好,心疼我,我都是知道的。” 她说罢更是含羞,忙扶着荷惜的手走了。

    如懿怔在当地,不知自己脸上的表情是喜是悲。她是知道的,唯有她知道,皇帝知道,齐鲁知道。可谁都不会说,不会告诉她。这样的心疼,这样的好,背后是怎样的不堪入目?她唯有闭上眼睛,不可说,不能看,不去想,只当自己是混沌泥潭里的一块污浊,同流合污下去。唯有这样,才是保全了意欢含糊而温柔的一点绮梦。

    海兰看她怔在那儿,便牵了永琪过来道:“姐姐,你瞧着舒嫔做什么?”如懿醒过神来,忙笑道:“没什么,原是有些乏了。”她看海兰牵了永琪过来,便问,“怎么了?要带永琪出去?”海兰满脸不放心:“方才听永琪有两声咳嗽,我带他去太医院瞧瞧,看要不要喝点枇杷露。”如懿疼爱地抚了抚了永琪的脸,道:“那快去快回,路上别着了风。”海兰出了长春宫,便牵着永琪往西长街上走,因居丧不便,只一个亲近的乳母和叶心跟着。才走到储秀宫后头的拐角处,却见永璋也匆匆往太医院方向走过来,她索性立住脚,扬声道:“永琪,现在额娘嘱咐你的话,你可要好好听着了。”永琪似懂非懂地睁大了眼睛,道:“是。”海兰朗声道:“永琪,后天你皇额娘的梓宫要奉移景山观德殿暂安,那天是大礼,你可万万记得,一定不能哭,不能伤心,知道么?”永琪疑惑道:“可娴贵妃额娘嘱咐,是一定要很伤心地哭,否则皇阿玛会生气。”海兰弯下腰,神神秘秘道:“平时是这样,可到了后天,娴贵妃额娘也会这样嘱咐你。那天所有的阿哥公主都会去哭丧,谁都会哭得很伤心。只有你一个人镇定自若,一点也不哭,你皇阿玛便会对你另眼相看。因为你是在所有痛哭流涕沉浸于悲哀的人中,唯一保有清醒与理智的一个。”永琪的眼神有些迷茫:“额娘,为什么?”海兰郑重道:“因为对于你皇阿玛而言,不仅失去了你皇额娘,也失去了你七弟这个嫡子。所以对他而言,得到几个孝子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得到一个不为悲喜所左右的未来的太子,你懂么?”海兰转过头,见到永璋便立在不远处,似乎在侧耳倾听她与永琪的对话。海兰立刻有几分慌张不安,紧紧牵过永琪的手将他掩于身后,有些尴尬地道:“三阿哥,你怎么在这儿?”永璋不以为意地笑笑,谦恭地行礼:“愉娘娘万安,五弟好。”永琪亦规规矩矩叫了声“三哥”。永璋摸了摸他的额头,笑道:“儿臣见几位弟弟因为劳累都起了口疮,想着接下来还有奉移梓宫的大事,可不能累坏了身子,所以想去太医院取些金银花来煮水给弟弟们喝。”海兰不自在地摸着鬓角一朵雪白的海棠花:“三阿哥真是有心。到底是纯贵妃教养出来的好孩子。”永璋摆手道:“愉娘娘过奖了。那儿臣先行一步。”他侧身,意味深长地看了永琪一眼,含笑离开。

    永璋打点完一切,回到绿筠宫中。他一见绿筠,哪里还按得住脾气,便将海兰叮嘱永琪之语悉数告知了绿筠。绿筠冷笑道:“我原当愉妃是个安分的,原来却动了这个心思。本还以为娴贵妃打的是永璜的主意,如今看来,是我们太小瞧她的心胸了。”永璋迟疑:“那额娘的意思是……”绿筠爱惜地抚了抚儿子的辫发,替他整好衣衫:“好儿子,永琪还小,能有多大的心思。即便是不哭装出一副大人腔调,也只当他发呆不懂事罢了。你好好学着点,永琪即便不哭,额娘也有本事让他哭了就是。”永璋松一口气:“多谢额娘替儿子筹谋。”绿筠心疼道:“你这孩子,跟额娘说起这样见外的话来了。额娘不疼你,还能疼谁。永璜虽然也寄养在额娘膝下,但到底不是亲生的,额娘疼他也是顾着面子罢了。好儿子,除了永璜,阿哥里就数你年纪最长。你是有额娘的,额娘熬到贵妃这个位分上,一切都是为了你,掏心挖肺也是愿意的。你就好好替额娘争口气,得了你皇阿玛的欢心,当上太子就好了。何况,咱们还有大行皇后临死前的一份举荐呢,更要好好用心。”永璋肃然道:“额娘放心,额娘的心愿就是儿子的心愿。那日儿子还会好好劝慰皇阿玛的。”绿筠笃定笑道:“这就好了。额娘已经告诉过你,嘉妃便是个聪明人,事事都奉承着额娘。她虽得宠,但到底是李朝贡女,一辈子也指望不上皇后之尊,只要她和咱们一心,你也多一层保障。”她的口气愈加隐秘,“至于永璜,皇上器重他让他主持丧仪,可他到底不经事,你万万留心他一举一动,但凡拿到错处,便好办了。”永璋顽皮一笑:“额娘舍得?”绿筠有些难言的伤感:“额娘胆子小,也心软,永璜到底也是额娘的养子。”她顿一顿,深吸一口气,“可为了你,额娘什么都舍得。”母子俩关上殿门,愈加密密筹谋起来。

    图穷

    海兰候了永琪从太医院回来,便领着他往养心殿去。才到了阶下,李玉便先迎上来,含笑道:“愉妃娘娘怎么带五阿哥来了?下了雨路滑,您小心脚下。”海兰含了极谦和的笑,那笑意是温柔的,含了两分怯怯,如被细雨敲打得低垂下花枝的文心兰,柔弱得不盈一握:“永琪有两声咳嗽,但还惦记着皇上,一定要过来请安。本宫拗不过,只好带他来了。”李玉向着永琪陪了个笑:“五阿哥真是孝心!”他有些为难道,“愉妃娘娘,皇上这几日痛心大行皇后之死,除了纯贵妃和娴贵妃,还有大阿哥和三阿哥,几乎未见其他嫔妃和阿哥。恐怕……”他垂下眼睛不敢说话。

    海兰会意,幽然叹道:“皇后仙逝,本宫也伤心。但皇上总得当心龙体才是啊,否则咱们还哪里有主心骨呢。”她摸了摸永琪的头,“罢了,你皇阿玛正忙着,咱们也不便打扰。你去殿外叩个头,把额娘炖的参汤留下便是了。”永琪乖巧地点了点头,快步走上台阶,在廊下跪倒,磕了头,朗声道:“皇阿玛,儿臣永琪来给皇阿玛磕头。皇额娘仙逝,儿臣和皇阿玛一样伤心,但请皇阿玛顾念龙体,不要让皇额娘在九泉之下担心不安。请皇阿玛喝一点儿臣炖的参汤,养养神吧。儿臣告退。”永琪说完,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直磕得砰砰作响,方恭恭敬敬退开了。他才转过身走下台阶,只见身后紧闭的朱漆雕花殿门豁然洞开,皇帝消瘦的身影出现在眼前,伸出手道:“永琪,过来。”海兰低首,一双翠绿梅花珍珠耳环碧莹莹地扫过雪白的面颊。她露出一丝淡而浅的笑意,恭谨而温顺。永琪赶紧跑到皇帝身边,牵住皇帝的手,甜甜唤了一句:“皇阿玛。”皇帝连日来见着两个皇子,说的是规矩之中的话,连安慰亦是成人式的,早就不胜其烦。听了这一句呼唤,心中不觉一软,俯下身来道:“你怎么来了?”永琪垂下脸,似乎有些不安,很快伸出手擦了擦皇帝的脸,道:“皇阿玛,您别伤心了。您要伤心,永琪也会跟着伤心的。”皇帝脸上闪过一丝温柔与心酸交织的神色,慈爱地揽过永琪的肩膀:“永琪,带了你的参汤进来。”他看了站在廊下微雨独立的海兰,穿着一袭玉白色素缎衫,领口处绣着最简单不过的绿色波纹,下面是墨绿洒银点的百褶长裙,十分素净淡雅,发髻上只戴了一枚银丝盘曲而就的点翠步摇,一根通体莹绿的孔雀石簪配上鬓侧素白菊花,单薄得如同烟雨蒙蒙中一枝随风欲折的花。皇帝虽久未宠幸海兰,也不免动了几分垂怜之意:“愉妃,你来伺候朕用参汤。”海兰温顺得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走到皇帝身边,掩上殿门。殿中十分幽暗,更兼挂满了素白的布缦,好像一个个服丧的没有表情的面孔,看起来更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死气沉沉。皇帝脸上的胡楂多日未刮了,一张脸瘦削如刀,十分憔悴。

    永琪与海兰跟着皇帝进了暖阁,见桌上铺着一幅字,墨汁淋漓,想来是新写的。海兰柔声道:“皇上,殿中这样暗,你要写字,臣妾替你点着灯吧。”皇帝哑声道:“不必了。大行皇后在时十分节俭,这样的天色,她是断不会点灯费烛火的。”海兰道了“是”便安静守在一旁:“皇上写的这幅字是给大行皇后的么?”皇帝颔首:“是给大行皇后的《述悲赋》,一尽朕哀思。”皇帝看着永琪,“你说这参汤是你给朕炖的,那你告诉朕,里头有什么?”永琪掰着手指头,认真道:“这道参汤叫四参汤。四参者,紫丹参、南沙参、北沙参、玄参也。配黄芪、玉竹、大麦冬、知母、川连、大枣、生甘草,入口甜苦醇厚,有降火宁神、益气补中之效。”皇帝奇道:“入口甜苦醇厚?你替皇阿玛喝过?”永琪仰着天真的脸,拼命点头道:“是啊。《二十四孝》中说汉文帝侍奉生母薄太后至孝,汤药非口亲尝弗进。儿臣不敢自比汉文帝,只是敬慕文帝孝心,所以儿臣准备给皇阿玛的参汤,也尝了尝,怕太苦了皇阿玛不愿意喝。”皇帝颇为欣慰:“好孩子,朕果然没有白疼你。”皇帝由着海兰伺候着盛了一碗参汤出来略喝了两口,“《二十四孝》的故事你已经读得很通了,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永琪坐在皇帝身边,懵懵懂懂道:“皇阿玛,《二十四孝》儿子都明白了,可今天大哥说了一个什么典故,儿子还不大懂,正要打算明日去书房问师傅呢。”皇帝漫不经心,随口道:“你大哥都忙成这样了,还有心思给你讲典故?说给朕听听。”海兰忙道:“是啊,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你皇阿玛。你皇阿玛学贯古今,有什么不知道的,哪里像额娘,一问三不知的。”永琪便道:“今日儿臣在长春宫向皇额娘尽哀礼,后来咳嗽了想找水喝,谁知经过偏殿,听见大哥很伤心地说什么明神宗宠爱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不喜欢恭妃的儿子朱常洛,还说什么明朝有忠臣,所以才有国本之争[ 国本之争:是明朝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皇三子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大臣按照明朝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然而明神宗不喜欢宫女出身的王恭妃所生的朱常洛,有意立宠爱的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却受到大臣与慈圣皇太后极力反对。由于明神宗迟迟不立太子,令群臣忧心如焚。朝中上下也因此分成两个派别,明神宗与群臣争论达15年之久。],自己却连朱常洛都不如。儿臣不知道大哥为什么这样伤心,朱常洛又是谁,大哥怎么拿他和自己比呢?不过儿臣还听见大哥跟大嫂说话呢,不敢多听就走了。”皇帝轩眉一皱:“既是在给你皇额娘尽哀礼,他们夫妻俩又窃窃私语什么?”永琪掰着手指头,稚声稚气道:“不是窃窃私语。大哥说:皇额娘薨逝,弟兄之中唯我居长,自然要多担当些。儿臣觉得大哥说得没错呀!”皇帝缄默不语,面孔渐渐发青下去,如青瓦冷霜,望之生寒。永琪有些害怕起来,看了看愉妃,又看着皇帝,摇了摇皇帝的手道:“皇阿玛,您怎么了?是不是儿臣说错了什么?”海兰愈发惶恐,忙跪下道:“皇上,永琪年幼无知,若说错了什么,您别怪他。臣妾替永琪向您请罪了。”皇帝瞟了海兰一眼,口气淡漠如云烟霭霭:“你起身吧。朕知道你不看书,不懂得这些。便是如懿,诗文虽通,这些前明的史书也是不会去看的。永琪还小,这些话只能是听来的。”海兰诚惶诚恐地起身,拉过永琪在身边。皇帝的手紧紧地握成拳,脸上却含了一丝冷漠的笑意,显得格外古怪而可怖:“呵,永璜果然是朕的好儿子,可以自比朱常洛了。那么永璋,是不是也有朱常洵的样子,敢有他不该有的心思了,也是仗着生母的缘故么?”海兰一脸忧惧,小心翼翼道:“皇上说什么仗着生母?臣妾只知道,纯贵妃是要继立为皇后的呀!”皇帝意外,不觉瞬目道:“什么?”海兰睁着无辜而惊惶的眼眸:“皇上还不知么?宫中人人传言,大行皇后临死前向皇上举荐纯贵妃为继后啊!”皇帝脸色更寒,沉思片刻,含着笑意看着永琪:“原来如此啊。永琪,参汤朕会喝完的,你和愉妃先退下吧。”海兰忙带着永琪告退了,直到走得很远,永琪才低低道:“额娘,儿子没说漏什么吧?”海兰温然含笑,紧紧拥住永琪幼小的身体:“没有,不仅没有说漏,而且说得很好。真是额娘和娴额娘的好孩子,不枉额娘翻了这些天的书教你。”她仰起脸,一任冰凉的雨丝拂上面颊,露出伤感而隐忍的笑意,“姐姐,我终究没听你的。”京城三月的风颇有凉意,夹杂着雨后的潮湿,腻腻地缠在身上。永璜只带了一个小太监小乐子,瞅着人不防,悄悄转到宝华殿偏殿来。

    小乐子殷勤道:“奴才一应都安排好了,阿哥上了香行了祭礼就好,保准一点儿都不点眼。”永璜叹口气:“每年都是你安排的,我很放心。只是今年委屈了额娘,正逢孝贤皇后丧礼,也不能好好祭拜。总有一天,我一定会为额娘争气,让她和孝贤皇后一样享有身后荣光。”二人正说着,便进了院落。偏殿外头静悄悄的,一应侍奉的僧人也散了。永璜正要迈步进去,忽而听得里头似有人声,不觉站住了脚细听。

    里头一个女子的声音凄惶惶道:“诸瑛姐姐,自你去后妹妹日夜不安,逢你生辰死忌,便是不能亲来拜祭,也必在房内焚香祷告。姐姐走得糊涂,妹妹有口难言,所以夜夜魂梦不安。可如今那人追随姐姐到地下,姐姐再有什么冤屈,问她便是。”永璜听得这些言语,恍如晴天一道霹雳直贯而下,震得他有些发蒙,他哪里忍得住,直直闯进去道:“你的话不明不白,必得说个清楚。”那女子吓得一抖,转过脸来却是玉妍失色苍白的面容。身边的贞淑更是花容失色,紧紧依偎着玉妍,颤声道:“大阿哥。”玉妍勉强笑道:“大阿哥怎么来了?哦哦,今日是你额娘生辰,你又是孝子……”永璜定下神来:“就是孝子,才听不得嘉娘娘这种糊里糊涂的话。今日既然老天爷要教儿臣得个明白,那儿臣不得不问嘉娘娘了。”玉妍慌里慌张,连连摆手:“没什么糊涂的,你额娘和孝贤皇后同为富察氏一族……”永璜闻言愈加悲愤:“同是富察氏一族?”他连连冷笑,“宫中一直传言我额娘死得不明不白!方才嘉娘娘说儿臣的额娘走得糊涂。嘉娘娘的意思……儿臣的额娘本不该这么早走的?”玉妍眼波幽幽,忙取了手中的绢子擦拭眼角:“唉……多久远的事了,有什么可说的。说了也徒添伤心。大阿哥等下还要去主持丧仪呢,这么气急败坏的可要失礼数的。”她见永璜毫不退让,一壁摇头,似是感伤,“可惜诸瑛姐姐走得早,想起当日姐姐与本宫比邻而居,说说笑笑多热闹。唉……”贞淑一壁连连使眼色,一壁怯生生劝道:“小主……”玉妍猛地回过神,懊悔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脸:“瞧本宫这张嘴,什么话想到就说了,竟没半些分寸。这半辈子了,竟也改不得一点!”玉妍轻叹一口气,柔声道,“大阿哥和本宫一样,都是个实心人,却不知实心人是最吃亏的。”永璜低声道:“嘉娘娘心疼儿臣,儿臣心里明白,有话不妨直说。”玉妍挺着肚子,眼角微微湿润:“本宫出身李朝,虽然得了妃位,生了皇子,却总被人瞧不起。本宫母家远在千里,我们母子想要寻个依靠也不能啊。”永璜连忙笑道:“嘉娘娘放心。儿臣是诸子中最长的,一定会看顾好各位弟弟。”玉妍感触道:“有大阿哥这句话,本宫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她忽然屈下膝,行了个大礼道,“但愿大阿哥来日能看顾本宫膝下幼子,不被人轻视,本宫便心满意足了。”永璜见她如此郑重,慌了神道:“嘉娘娘嘉娘娘,您快请起。”玉妍执拗,只盯着永璜,泪眼蒙眬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大阿哥若不答应,本宫不敢起身。”永璜拗不过,只得道:“嘉娘娘所言,儿臣尽力而为便是。”玉妍这才起身,恢复了殷勤小心的神色,低声道:“多谢大阿哥。有件事本宫不能不说了。”玉妍的神色诚恳而敬畏,“慧贤皇贵妃的宫女茉心去世前曾见过本宫,那时她临死,说起你额娘之死乃是孝贤皇后所为。本宫不知道茉心为什么要来告诉本宫,或许她只是想求得一个临终前的心中解脱,或许她觉得本宫曾与你额娘比邻而居,算是有缘。所以大阿哥,作为你对本宫母子未来承诺的保障,本宫愿意将这个秘密告诉你。”永璜紧紧握住拳头,直握得青筋暴起,几乎要攥出血来。他极力克制着道:“嘉娘娘,虽然在潜邸时的奴才们都传言皇额娘不喜欢我额娘先生下了我,可这话干系重大,断断不能开玩笑……”玉妍摇头道:“茉心说完之后,不过几天就出痘疫死了,死无对证。”她叹口气,“当时本宫只当她当时病昏了头胡言乱语。不过大阿哥,就算这事是真的,大行皇后也已经离世了。哪怕她生前再介意您这个长子,也都是过去的事了。这些事您知道就好,其他的便随风过去,只当本宫没说过就是。”永璜越听越是狐疑,面上如被严霜,迫近了玉妍,万分急切道:“合宫都知嘉娘娘是直性子,最是有什么说什么的。儿臣自幼丧母,无日无夜不思念万分。嘉娘娘早入潜邸,又与额娘比邻而居,若是觉得有什么突然的地方,还请告诉一二。”玉妍被永璜吓得连连倒退,倚在贞淑身上,二人彼此扶着,骇得面无人色,只是一味摇头。贞淑扶着玉妍,跺了跺足,发了狠劲道:“小主,从前咱们满心疑惑,却只是碍着那人还活着,什么都不敢说。如今人都走了,咱们还怕什么。便是说了出来,也好过您与哲悯皇贵妃姐妹一场,为她夜夜揪心。”永璜神色大变,扑通跪下了道:“儿臣生母早逝,许多不明不白的地方,若嘉娘娘知道也不肯告诉,儿臣来日还有何颜面去见亡母!”他连连磕头不止,“还请嘉娘娘成全!”玉妍忙弯腰拦住,急得赤眉白眼,为难了片刻,顾不得贞淑拉扯,咬着牙道:“罢了,本宫知道什么便全都告诉你就是了。你额娘素无所爱,只是喜欢美食。本宫原也不在意,也不大吃得惯这儿的东西,她邀本宫同食,本宫也多推却了。一直到你额娘暴毙后许久,本宫自己怀了身孕,才知道饮食上必得十分注意,许多相克之物是不能同食的,否则积毒良久,轻则伤身,重则毙命。后来本宫回想起来,你额娘素日的饮食之中,甲鱼和苋菜,羊肝和竹笋,麦冬和鲫鱼,诸如种种,都是同食则会积毒的。”永璜痛苦得脸都扭曲了,低哑嘶声道:“这些东西,是谁给额娘吃的?”玉妍登时花容失色,咬着绢子不敢言语,贞淑只劝得道:“大阿哥别逼迫小主了。当时潜邸之中,一应事务都由嫡福晋料理啊!”永璜遽然大恸,撒开手无力地倚在墙上,仰天落泪道:“果然是她!果然是她!”玉妍慌不迭地看着四周,连连哀恳道:“大阿哥,但求你给本宫一条生路,万万别说出来本宫知道这件事!本宫……本宫……”她哪里说得下去,只得扯了贞淑,二人跌跌撞撞走了。

    穿过空落落殿堂的风有些冷厉,吹拂起玉妍轻薄的银灰色袍角,似一只怯弱而无助的飞鸟。唯留下永璜立在殿内,任由冷风吹拂上自己热泪而冰冻的眼。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