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库 www.xssk.info,最快更新混在大唐最新章节!

/>     文化课的教授,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教授不识字和少识字的学员,第二个层次是教授识字和已经看懂书信的学员一些天象常识和地理知识。

    大周武院总共有四门课程,第一门便是前面的文化课,第二门就是政治课,第三门才是军事理论课,第四门是军事训练科目。

    政治课由武清教授,政治课的内容也不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军队忠于皇帝,忠于国家。”而且围绕这个主题,阐述了何为军队,何为皇帝,何为国家,何为百姓。总之以武清的观点,就是洗脑。而且这是必须做的,只有在空白的画布上才能画出作品。洗脑只是让学员成为能够作画的画布。

    军事理论课也是由武清教授,内容就比较多,但第一条就是“服从和执行!”说实在的,在这一点上,武清在前世就很崇拜德国法西斯的这一点,而且就当时世界来说,德军无疑是世界第一强军。军事理论主要借鉴了《孙武兵法》和《卫公兵法》,以及加进了武清的一些理论。

    军事训练课由郭知运教授,郭知运一直以来算是武清在军中的得力助手,所以对于操演训练都是非常熟悉的。在随着募兵的结束,他也回到了大周武院。而且新兵的训练就在大周武院,等这里为期三月的集训完毕后,他们将代替折冲府兵番上,驻守神都。

    大周武院的开学,让整个大周的名门望族,武将世家们为之侧目,不难想象,几年之后,军中大将皆出自大周武院,那么军队就彻底完全属于了皇帝。这让很多有识之士感到担忧。

    身为掌管南衙十二卫的宰相们讳莫如深,就是狄仁杰、张柬之等人也都纷纷上表,大周武院的创立弊大于利。

    武清在宫中看到奏疏后,便说道:“这只是宰相怕圣上您掌握了军队而穷兵黩武。但至于如张柬之等人之言,恐怕其心可诛。”

    女皇听到武清没有直接说狄仁杰,而是说了张柬之。便明白其实狄仁杰、张柬之、李昭德等人都是希望李氏继承皇位的,至于继承的是武周的还是李唐的,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他们以李唐旧臣自居。可以想见李氏继承大统后,必然复辟。

    想到此处,女皇也终于明白武清的创立清心书院和大周武院的用意,也不禁为武清的城府而感到深不可测。要知道十多年前,她虽执掌大半个朝政,但并没有完全把持。而那个时候,武清就已经在准备了。

    “清儿想做什么便去做就是了。”女皇缓缓说道。

    其实。在这一刻,她的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只是缺少一个时机。

    武清领命。告辞而去。

    三日后,武清在报纸上刊登了一篇《论国家和军队》,严厉地批判了自古以来文人不懂军事却干军事的弊端,而且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军队国家化的重要性。而且讲述了募兵制的利与弊。至于有些人的反对。武清认为这只是怕大周皇帝拥有一支彻底忠心于陛下、忠诚于国家的军队。最后,武清恳请有识之士提出建议,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哗众取宠。

    其实就最后一句几乎是把狄仁杰等李唐旧臣给彻底骂了,也彻底得罪了。于是报纸上再次成为了战场,不过不涉及朝政,只是围绕军队来说。

    女皇心中明白后,也终于不间断地提拔理学官员,当然都是有着实缺的中下级官职。

    渐进腊月。封禅使武三思奏请封禅嵩山。女皇欣然应允,于是诏令四夷酋长、番国使臣聚集神都。准备封禅嵩山。

    腊月初,女皇车驾离开神都,百官和四夷酋长跟随,武清全副披挂,领一万左羽林卫精锐保护在侧。这一次太平公主陪侍女皇在侧,武承嗣染病不起,没有跟随,皇嗣李旦领着皇子们也陪在身旁。

    总之一行人浩浩荡荡绵延十余里,短短的路程,走了将近八日。

    腊月初十,车驾到了嵩阳县,在奉天宫歇息。

    翌日一早,女皇领百官自黄盖峰出发,经青童峰、大小铁粱峡,最后到达了嵩山太室山的最高峰,峻极峰。

    此次封禅嵩山大典是“封太室,禅少室”。“封”为筑坛祭天,“禅”为祭地。

    所以在峻极峰上在早已筑好的祭坛上,女皇首献告知天地,讲述自即位以来的功德。紧接着武清为亚献,李旦为终献。最后女皇作《升中述志文》,武清书之,武三思命人刻碑立于祭坛之侧。

    女皇站立山巅,完成了在高宗在位时准备多时的封禅嵩山大典,于是诏令大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嵩阳县也改为登封县。

    武三思很失落,因为他没有参与献祭,没有参与献祭从某种方面来说,他已经在女皇的心中不重要了,至少比起武清来说,他被甩得远远的。不过,他也不敢撂挑子不干了,因为手底下的人还巴不得他不干呢。

    十四日,女皇率领百官登上了少室山,在万羊岗设坛祭地。依旧是武清为亚献,李旦为终献。并立“大周封祀坛碑”,武清撰文,李旦书之,武三思命人刻碑。

    到了此时,封禅大典算是彻底完成,并改阳城县为告成县,以此永志女皇登封中岳,大功告成。随后并诏令洛州百姓减免两年赋税,登封、告成两县减免三年赋税。

    十六日,在太室山南麓奉天宫外设朝觐坛,接受百官朝拜。女皇登封嵩山大功告成,大喜之下,下诏制内外官三品以上通前赐爵二等,四品以下加两阶,并大宴群臣,天下各州各县可庆贺九天,以示泽披苍生。

    通过封禅,武清仿佛一匹黑马一般成为了亚献,令百官不得不深思,就连太平公主和皇嗣李旦都感受了深深的隐忧。乘着百官饮宴,哥妹俩密会在了侧殿。

    李旦比太平公主大两岁,所以二人几乎是一同长大,但论关系,太平公主和李显的关系是最好的,但不论怎样,如今太平公主的生活是比李旦要优渥多了。

    李旦每日战战兢兢,生怕触怒了女皇,几乎跟皇子们幽闭宫中,每日里饮酒作乐,丝毫不闻窗外事,经历了安金藏事件后,他已经对皇位不报希望了。

    所以太平公主找他密议,他只是想见见这位妹妹,看到妹妹面色红润,体态丰盈,依旧那么华贵艳丽,他知道妹妹生活不错,顿时他便有了心思。

    二人坐定后,李旦说道:“自刘妃和窦妃去了后,持玉和持盈一直没人照料,我想把她们托付给妹妹,她们是姐妹,想必母皇也不会猜忌。”

    太平公主一愣,这哥哥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了,竟然如此胆小怕事,她原本想好的说辞,竟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于是便说道:“哥哥放心,等回了神都,妹妹求求母皇便是了。”

    而后顿了顿,终于还是忍不住说道:“哥哥,你真的就不想争取下皇位吗?我李氏就这样断绝了吗?”

    李旦一愣,随即脸上出现了一抹惊恐之色,低声说道:“妹妹切不可乱说,太子之位,自有母皇决定。今夜前来,主要是想看看妹妹,如今看到了,我也放心了。”

    随即站起身,便走出了偏殿,而后大声说道:“妹妹可别忘记了接持玉和持盈啊。”而后赶紧向着大殿走去,不过片刻便消失在了夜色中。

    太平公主呆立半晌,叹息一声,而后便走进了寝殿,在奉天宫内,她是有专门的寝殿的。

    这个冬天不是很冷,进入腊月后,也没有下过一片雪,按照经验,来年定是大灾之年。(未完待续。。)u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