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库 www.xssk.info,最快更新超陆权强国最新章节!

承认其在地中海地区的权益,并允诺将在战后将奥匈帝国及塞尔维亚的部分领土交给意大利,同时承诺将在战后将德国在非洲的部分殖民地交予意大利继承。

    英法两国给出的大饼最终说服了意大利产生动摇,1915年7月,意大利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意大利宣布对同盟国宣战后两个月内,意军总数便扩增到52万人,并且英国及法国向意大利派遣了11个师的援军,协约**队在巴尔干半岛南部展开对奥土保三国驻扎在塞尔维亚及奥匈帝国边境的军队的危机。因主要战役集中在卢布尔雅那地区,又被成为‘卢布尔雅那战役’。联军在卢布尔雅那地区的总兵力达到73.2万人,火炮2715门。在付出了意军伤亡13.29万人、英军伤亡6000多人,法军伤亡1.74万人的代价后,最终迫使奥匈帝国第一集团军陷入合围,12月3日奥匈帝国波利维亚第一集团对向协约国投降,令协约国撕开了同盟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密集防线。

    盟友的失利令德军大为惊恐,尤其是此战中英国在战场上投入了四辆战车,表明了协约国对于战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试验阶段,换言之,继失去了对欧洲天空的绝对掌控权之后,德国很可能也将失去战车这一战役决定性武器。为了不令盟国陷入崩溃,德国被迫自西线抽调七个师组建第十一集团军,奔赴奥匈帝国加固塞尔维亚战场。同时德国向保加利亚援助了一批火炮后,保加利亚王国再次组建2个集团军共十五个师,并将在塞尔维亚国内的兵力增加至17万人,正式超过奥匈帝国,成为在塞尔维亚驻兵最多的国家。

    意大利的参战立刻便令欧洲战场上,本来不利于协约国的局势再一次得到了平衡。尽管意军在战场上表现的差强人意,但意大利的参战成功拖住了来自同盟国近五十个师的兵力,大大缓解了西线跟东线法俄两国的压力。

    受到了意大利参战的影响,同时也是因为一年来自中国采购了大量的军事物资补给,俄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快速的恢复。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保土四国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在东线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在大高加索山脉,俄军攻陷了土耳其军队的数座军事重镇,重创了土耳其守军的力量。

    受到协约国及俄国的拉拢,罗马尼亚亦于16年4月向同盟国宣战。罗马尼亚国境西边分别与奥匈帝国及塞尔维亚接壤,南边与保加利亚,北边则与俄国接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未免罗马尼亚加入战事,导致俄军借道罗马尼亚威胁奥匈帝国及塞尔维亚腹地,同时也是应保加利亚的要求。

    德奥保三国迅速达成协议,组建了一支四十多万人的联军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其中因得到了同盟国的保证,保加利亚日后将获得罗马尼亚包括首都布拉克斯勒在内的肥美领土。保加利亚出动了两个集团军共二十四万军队充当同盟国先锋。在三国的围攻下罗马尼亚军队节节败退,仅到五月中旬,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就被保加利亚人攻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后,保加利亚依约获得了罗马尼亚首都在内的近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这一年的欧洲,时间就在硝烟跟炮火中快速的过去了。在过去的1915年中,欧战和平的曙光依旧没有半点重新亮起的征兆。然而,对于欧洲人来说,这过去的一年如同地狱一般的日子,对于欧洲外的其他国家而言,却无意是上天恩赐的盛典,几乎每一天都仿佛在过节中渡过一般。尤其对于南美四国、美墨两国、日本、中国、泰国这九个世界仅剩下的主权完整或勉强能够保持主权完整的国家,更是一场分享欧战红利的盛宴。

    在过去的1915年中,中国的工业建设一直也没有松懈下来,哪怕失去了德国的投资,但是借助着欧战带来的大发展助力,以及美国资本对于中国的输出,中国的工业建设成就非常引人注目。虽然中国的中枢政府始终对具体的工业建设成就数据保持着沉默,但是根据新闻界自行统计出的数据,中国的经济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这一点仅从过去一年之中,中国完成了六十个师的国防军的装备补给跟训练,同时还能维持三十个师的预备军便可知道了。

    这一年中政府先后又免除了思想农业税务,同时向教育及工业部各自拨发了六百万跟一千七百万的经费,比起邻国因为吃到了战争红利而腰包迅速鼓起来的日本。中国的发展速度绝不慢分毫!

    虽然因为众多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的工业底子单薄,人才十分匮乏,再加上传统经济力量的干扰,这一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并非是一条康庄大道。然而,因为欧战带来的发展大机遇,尤其是因为协约国三国因为举国转入战时体制,国内的工业力量全部用来生产军事物资,以尽可能的补给前线的数百万军队的缺口。这就导致英法俄三国,国内陷入了各种生活必需品的不足之中。从钢铁跟各种工业制成品、军火到棉纺织品、食品、糖、酒等,都是协约国采购的对象。

    也正是受到了欧战的刺激,在12年李汉亲自制定的三年工业发展计划,到了一五年底便实现了超额完成。正是这一仓促且畸形的三年计划的完成,为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一个基本的工业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发展比较协调。不同于民间资本踊跃投资的轻工业,通过国家财政的补给跟直接投资,在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里重工业发展速度并不比轻工业差多少,其中尤以钢铁工业最为引人注目。汉阳钢铁已经成功的取代了日本的八幡制铁所,成为了亚洲最大的钢铁公司。15年全年,总共生产了钢铁31万吨万吨、铁97万吨、煤24万吨,虽然比起列强诸多没有可比性。

    但算上了已经建设四年的重庆钢铁、大冶冶金,建设三年的郧阳钢铁、两年的鞍钢、正在建设中的辽宁本溪钢铁厂也已建成投产,虽然规模、产量远不如汉冶萍,但是这些钢铁厂的存在,确实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的重工业面貌,到16年中中国仅在钢铁产量上第一次超越了日本,当然,这一准确数据目前尚被封锁中,列位机密保管。

    也正是这些钢铁工厂出产的优质铁轨保证了几条铁路交通干线的施工。

    陇海铁路、粤汉铁路、兰新铁路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建设,作为优先建设的铁路,两京铁路(西安至北京)已经建成并通车,这些铁路的建设为中国钢铁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铁路建设中所需铁轨、铁路器材中的多数都依靠中国钢铁厂提供。也正是靠着这样有步骤、有计划的工业建设与布局,中国的轻重工业才能取得如此成就。

    纺织业应该是唯一能够与钢铁业发展想提媲美的行业了。有别于国家扶持的钢铁业的发展,纺织业除了几家国营大厂外,基本上都是由市场主导借助着欧战的影响自由发展起来的。1914年初,中国总共才有棉纺织厂39家,纱锭117.28万枚,其中日商加英商共有30.5万枚。全国的布机9971台,日英两国商人便占去了5700多台。而到了1916年五月工业部联合商务部进行最后一次统计的时候,中国总共拥有了172家纺织工厂,6.58万台织布机,和485.7万枚纱锭,雇工175.4万人,粗棉纺织能力已经超越日本一倍,成为了亚洲仅次于印度的第二纺织业大国。以战时每件纱可盈利54.7华元为比照,在过去的一年半中,仅依靠棉纺织业便为中国赚取了1.72亿华元的战争红利。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 .

    请分享

    " target="_blank">http://”></a></a>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