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库 www.xssk.info,最快更新战斗在甲午年最新章节!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一直到北洋水师没有成军之前,为了拱卫津京安全,大清政府始终致力于大沽炮台群的修筑,放置了大量重炮。

    并且在北面三十里的北塘,海河上游六十里的双港,都建造了炮群,大量驻兵。

    从1875年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大清的海防思想就从近岸的海防炮阻敌,变成了用‘坚船利炮’的军舰和敌军在海面进行对决。

    这样,北洋陆基炮群的精力,就几乎都投注到了威海卫军港和旅顺军港的建设之中,根本无暇为大沽炮台进行换装。

    至于北塘,双港,那更是没戏。

    而这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正是由铁肋木壳包钢皮的木质舰船,过渡到通体钢体铁甲舰的关键时期。

    大沽炮台的落伍火炮,除了在封锁海河口,或者轰击敌军的近处登陆部队,有点用处以外,对现代海战,基本都是一群摆设。

    这里也不能埋怨北塘守营溃逃,就算不逃,也只能当悲催的活靶子,连日军舰群的一根鸟毛都摸不到。

    不过这些年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整天风骚的巡游长崎,南洋,一时风头无两。

    所以在大清朝上下都一致认为,在大沽口再花费数百万辆银子购买现代钢体火炮,根本就是白白的浪费。

    后来还是在1891年,户部尚书翁同龢上奏停止购买海军军械三年。

    李鸿章手里有银子没地儿使,再说大沽炮台也确实太不成样子,让洋人们看了不免丢了大清的脸面。

    而且购买海防炮放在大沽炮台,也不算是‘购买海军军械’。

    李鸿章就打了一个擦边球,这几年陆续为大沽炮台购买了63门,大小口径的克虏伯火炮。

    大沽南炮群‘威’字炮台,4门75mm口径克虏伯行营炮,有效射程达到5000米。

    ‘震’字炮台,4门75mm口径克虏伯行营炮。

    ‘海’字炮台,6门75mm口径克虏伯行营炮,1门120mm25倍口径克虏伯加农炮,有效射程5222米。

    在其余的12座小炮台,放置了12门75mm口径克虏伯行营炮。

    大沽北炮群‘门’字炮台,4门75mm口径克虏伯行营炮,5门克虏伯120mm25倍口径炮。

    而在位于总督府和军资库前面的‘高’字炮台。

    则是放置了2门75mm口径克虏伯行营炮,2门120mm35倍口径(1880型)克虏伯加农炮,有效射程达到8044米。

    6门120mm35倍口径(1886型)克虏伯加农炮,有效射程达到10000米。

    其余的13座小炮台,则是放置了17门75mm口径克虏伯行营炮。

    在大沽北炮群里面,因为石头缝炮台建在海河河口内,北岸石壁上面,炮火只是用来封锁海河口,不需要远射。

    因此,用的都是大清自制的5000斤以下的铜炮,和几十斤的抬枪,近百斤的子母炮;只是象征性的放了一门75炮。

    此时冰封海河,这座炮台暂时也就失去了实战的意义,抗倭军只在这里放了一班士兵把守,而把兵力主要搁在北甲‘门’字炮台,北乙‘高’字炮台。

    “呜——”

    在湛蓝的天空下,8艘日军军舰逶迤而至,然后悬停在距离大沽口炮台大约3海里的海面。

    “对无人海冰带发射炮弹,驱逐所有的货船,客船。”

    站在松岛号舰桥上的伊东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