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库 www.xssk.info,最快更新丫还是女生的!气煞我也!最新章节!

nbsp;   公元1899年,直隶候补道卫杰写的《蚕桑萃编》有不少部分引用了《天工开物》中的《乃服》《彰施》等章。

    公元17世纪末,《天工开物》传入日本。

    公元1694年,日本著名本草学家见原益轩(1630―1714)在《花谱》和公元1704年成书的《菜谱》二书的参考书目中列举了《天工开物》,这是日本提到《天工开物》的最早文字记载。

    公元1771年,日本书商柏原屋佐兵卫(即菅王堂主人),发行了刻本《天工开物》,这是《天工开物》在日本的第一个翻刻本,也是第一个外国刻本。从此,《天工开物》成为日本江户时代(1608―1868)各界广为重视的读物,刺激了18世纪时日本哲学界和经济界,兴起了“开物之学”。

    公元1952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中国科技史研究班的学者们将《天工开物》全文译成现代日本语,并加译注、校注及标点,至今畅销。

    18世纪,《天工开物》传到朝鲜。

    1783年,朝鲜李朝(1392―1910)著名作家和思想家朴趾源(1737―1805)完成的游记《热河日记》中向朝鲜读者推荐了《天工开物》。

    1830年,法国著名汉学教授儒莲(1797―1873)首次把《《天工开物.附录.丹青》章关于银朱的部分译成法文,题为《论中国的银朱》。译自中文并摘自名为《天工开物》的技术百科全书,发表于《新亚洲报》第5卷中。

    1832年,儒莲的法文译本又转译为英文,刊发于《孟加拉亚洲文会报》卷一中。1847年,儒莲的另一篇法文译文《铜合金.白铜.锣钲》(译自《《天工开物.附录.五金》章),在译成英文后又被译成德文刊于德国《应用化学杂志》卷41。1837年―1840年,儒莲在《桑蚕辑要》一书中引用的《天工开物》论桑蚕部分被摘译为意、德、英、俄等欧洲语。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达尔文在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卷一谈到养蚕时写道:“关于中国古代养蚕的情况,见于儒莲的权威著作。”他把中国古代养蚕技术措施作为论证人工选择和人工变异的例证之一。

    1869年,儒莲和法国化学家商毕昂把《天工开物》有关工业各章的法文摘译,集中收入在《中华帝国工业之今昔》一书中,在巴黎出版。

    1964年,德国学者蒂路,把《天工开物》前4章《乃粒》《乃服》《彰施》及《粹精》译成德文并加了注释,题目是:《宋应星著前四章》。

    196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任以都博士将《天工开物》全文译成了英文,并加了译注,题为《宋应星著,17世纪中国的技术书》,在伦敦和宾夕法尼亚两地同时出版。这是《天工开物》的第一个欧洲文全译本。

    目前,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经典著作在各国流传,并受到高度评价。如法国的儒莲把《天工开物》称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的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本世纪以来,日本学者三枝博音称此书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 “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写作的17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