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库 www.xssk.info,最快更新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

谢明不相信地笑道。

    “对,我就是靠那匹马发家的。”徐陵笑道,“不瞒两位恩公,我离开你们后,第一件事就把那匹马卖了,得了十五万钱。然后我拿这十五万钱买了一身衣服。”

    “化十五万钱买一身衣服?”李玮瞪大了眼睛,“什么衣服那么值钱?”

    徐陵笑而不答,继续说道:“我穿着这身衣服去拜见关中第一富豪杨攸。他过去是我父亲的朋友,他的长子早年死于北地叛乱,次子前几年死于冀州叛乱,三子去年春死于西凉叛乱,家中仅剩小女,而这个小女早年偏偏又许给了我,于是我就入赘为婿了。去年冬,老岳父仙逝,我就成了家主。我这个关中第一富豪就是这么来的。”

    李玮和谢明目瞪口呆。

    “原来你运气这么好。”李玮叹服道。

    “我上京求学为士,运气极差,不但千金散尽,还差一点把命丢了,但我营商,运气却是……”徐陵摇摇头,叹道,“我没有做士子的命啦,天生就是这下贱的营商命。”

    “你不要这么说,相比起来,你比我们要风光多了。”李玮大笑道,“你怎么知道我们在这?”

    徐陵恭敬地拱手说道:“自从将军大人击败鲜卑人之后,两位恩公大人的大名就如雷贯耳。本来我早就想来当面拜谢,但苦于没有什么机会。这次伯庸兄邀我到并州,我想正好可以趁机到镇北将军大营看看两位恩公,但没想到,伯庸兄不声不响,就把我直接带到了龙山大营。巧了,巧啊。”

    李弘闻言,伸手轻拍麹忠的后背,感激地说道:“谢谢伯庸兄想的这么周到。”

    麹忠微微一笑,轻声对李弘说道:“这小子,赚了我们的钱,就休想下我们这条船。”

    ===

    深夜的大帐内,李弘、麹忠、徐陵、左彦、李玮、宋文、谢明等人团团围坐一起,商讨着各种营商的事。

    李弘想在并州实行农工商并重之策,然后以商补农,以求尽早让并州屯田摆脱钱财危机。从目前的形势看,要想让朝廷的大司农掏钱在并州屯田,根本不可能,一来大司农没有钱,二来各地的叛乱未平,平叛还需要军资,三来要想让陛下同意自己的以商补农之策,首要条件就是不要让朝廷掏钱,否则,这奏议肯定泡汤,屯田的事非要失败不可。

    麹忠推开案几上的文卷,摇头叹道:“将军大人虽然有心为民,但可惜啊,生不逢时。诸位大人所提的开市也好,在边关建市也好,大力发展各类手工制品也好,养战马耕田地也好,没有三到五年时间,你们所说的这些办法都看不到钱。并州由于匈奴人和鲜卑人的不断入侵,农工商牧均遭到了巨大的打击,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恢复,绝对不可能。”

    李弘神色凝重,看看徐陵,“伯玉兄,你怎么看?”

    “大人千里迢迢把伯庸兄喊来,不会就是为了问问这些小事吧?”徐陵笑吟吟地说道,“凭诸位大人的远见卓识,不要我们说的,你们也知道用这些办法目前赚不到钱。大人的以商补农,这个商到底是什么商,能不能说明白一点?”

    李弘笑笑,说道:“盐铁。”

    麹忠和徐陵的脸色顿时一变。

    “这可是诛杀九族的大罪。”麹忠骇然说道,“从本朝武皇帝开始,三百多年了,盐铁一直都是朝廷专营,私商谁沾谁就是死罪,大人,你这是……”

    李弘蓦然变脸,冷森森地望着两人说道:“你们两个敢拍着胸口说,你们私下没有沾过盐铁?”

    麹忠摸摸脸,没有做声。徐陵低头望着案几上的竹简,略显不安。

    李弘挥挥手,对左彦等人说道:“你们都退下。”

    ===

    李弘摊开案几上的地图,指着太原郡说道:“这里有盐,有铁,如果全年开采,盐铁之利大约有多少?”

    麹忠想了一下,说道:“大约五亿钱。”

    “官价还是私价?”

    “官价。”

    “私价呢?”

    “五倍。”

    李弘愤怒地一拍案几,大声叫道:“那为什么我大汉国国库入不敷出?”

    麹忠和徐陵看着杀气腾腾的李弘,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大人,盐铁之利皆入少府,而少府的钱是给皇室使用的。”麹忠镇定了一下心神,解释道,“我大汉国有三十四个盐官,四十九个铁管,其所得之利数倍于赋税收入,但皇室开支太大了,你到洛阳去过,应当知道陛下吃一顿饭大约要多少钱,由此而推之,那整个皇宫里的人,一顿饭要吃掉多少钱?所以,大人你也不要生气,我大汉国国库空虚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

    “如今的少府收入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当今的王侯权贵,门阀官僚,有几个不到盐铁捞一把?再加上盐铁所在地的官僚富豪们互相勾结,从中贪赃枉法,盘剥抽利,真正送到少府库里的,一年也不过就一百多亿,所以陛下现在常常没有钱用。陛下没有钱用,他就开始卖官卖爵,结果越卖越没钱用。其实那钱都在别人的家库里。”

    李弘怒气冲冲地哼了一声,压低声调说道:“如今并州的盐铁在我手上……”

    麹忠和徐陵立即心领神会。

    “大人,那黄巾军……”

    “招抚之后,我会命令盐池和铁矿所在地的黄巾军立即撤走,这些地方由镇北将军部接管。”李弘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缓缓说道,“从现在开始,我要粮食,要屯田用的物资,但我现在没那么多钱。所以,你们先把这些东西赊欠给我,欠你们的钱,就用这些盐铁相抵。”

    “大人太看得起我们了。”徐陵苦笑道,“我和伯庸兄的家财加在一起,也不够大人屯田所需的十分之一……”

    “是吗?”李弘冷笑道,“你没有钱,你可以去借,但如果你不想淌这趟混水,恐怕现在来不及了。”

    徐陵狠狠地瞪了一眼麹忠,嘴里嘟囔了两句,估计是在骂他阴险狡诈。他宁愿和奸阉合作,也不愿意和李弘合作,和李弘合作的危险性太大了。

    “几年?”徐陵突然下了决心。反正都已经上了李弘这条船,想跑也跑不掉,还不如把脑袋提在手上,赚一点是一点。

    “只要我在并州,这并州的盐铁就有你们的份。”

    “就我和伯庸兄,其他的人不准再介入。”

    李弘点点头。

    “官价,五五分利。”

    “你抢钱啦。”李弘瞪着他说道,“不行,这几年我要钱用。私价,三七分利。”

    徐陵睁大一双眼睛,高声叫道:“大人你抢劫啊?我就是死了,本钱也捞不回来。”

    李弘的手握到了刀把上,眼睛里的杀气顿时喷涌而出。

    徐陵大惊,脖子不由自主地缩了起来。

    麹忠想了一下,小心翼翼的低声说道:“大人,这的确不行啦,你把我们掏光了,屯田的事就难以为继了。”

    ===

    徐陵看到李弘丝毫没有改口的意思,头都大了。他沮丧的低下头,哀叹自己的好运总算到头了。突然,他的眼睛看到了案几地图上的一个小黑点。徐陵霎时灵光一闪,兴奋地叫了起来:“有了,有了。”

    “大人你看,这地方叫安邑,是河东郡的治所所在。”

    李弘怒极而笑,说道:“河东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大人,黄河以北盐铁最多的地方是河东郡,而不是并州,你知道吗?”徐陵急切地解释道,“黄河以北的盐池,首推河东郡的安邑,其次是解县。安邑之盐甲天下,它以产量高、质地佳著称,主要供应京畿地区。本朝设置盐官的时候,河东郡的安邑就在第一位。”

    “河东郡的安邑盐池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经过历代开采,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长五十一里,广七里,周百一十六里的巨大盐池,其规模之大,质量之佳,乃本朝第一。解县、安邑两县共有五个盐池,其产量最高的时候曾达到一年万斛,其盐利之大,相当于冀、并两州的赋税,大人大概没有想到吧?”

    “另外,河东的安邑、皮氏、平阳、绛四城皆有铁,其产量几乎占到本朝产铁总量的十分之一。”

    “你到底想说什么?”李弘皱着眉头问道。

    徐陵嘿嘿一笑,反问道:“大人,我好象听说镇北将军部督一州两郡的兵事,是吗?”

    李弘有点明白了。

    “大人什么时候出兵河东郡啊?”徐陵笑嘻嘻地说道,“大人,你要知道,流民还会源源不断地涌入并州,仅靠太原和上党两郡的田地是安置不了的。河东郡因为靠近北疆,屡屡受到胡人的侵掠,人口流失严重。现在汾河沿岸就有几十万亩荒芜的田地无人耕种,大人,你是不是……”

    李弘冷冷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徐陵好整以暇地笑道:“大人,河东的盐铁,我和伯庸兄只要分一杯羹就行了,但这一杯羹一定要多一点,好让我们早点赚回本钱。”

    ===

    第二天,麹忠和徐陵两人就粮食和屯田所需物资的数量、价格等问题,和李弘、左彦等人详细拟订了一份文书,然后两人匆匆告辞,回长安城具体操办去了。

    五天后,张燕派人送来答复,继续谈。李弘大喜,心中的忧虑顿时一扫而光。

    他高兴地走出大帐,观看今日的拒马阵演练。

    二十个统军将领组成两队小拒马阵迎战一百骑黑豹义从,以挑落五十名义从士卒为赢。这其中的默契配合非常重要。要默契,大家就要团结一心,要团结一心,大家就要互相熟悉,互相交朋友。将领们彼此之间再有意见,经过这种战阵的考验之后,也烟消云散了。

    李弘用这种最简单的办法告诉自己的部下,不团结,闹矛盾,失败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而且还牵连到整个军队。

    ===

    张燕和部下们再次来到了大龙山大营,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讨论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招抚。如今,面对越来越多的流民浪潮,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双方的商谈进行的非常顺利,黄巾军所提的一些小要求,在李弘的干涉下,迅速得到了解决。

    三天后,双方谈妥,剩下的就是盖印划押了。李弘希望张燕能够用那枚平难中郎将的印,但张燕拒绝了,他拿起自己那枚黄巾军大帅的印章,重重地盖在了绢布上。

    “我还是黄巾军的大帅。”

    ===

    张燕回到晋阳城,立即安排人手组建郡县府衙,组建五万郡国兵和二十五万屯田兵,同时派人回太行山迁移流民下山。

    李弘一面将招抚方案的具体细节上奏天子,一面组建镇北将军府,同时命令左彦和李玮赶到晋阳城,和典农都尉张白骑具体商议军屯的细节,随行的各级官吏多达三十多人。这些人都是李玮和宋文等人征募而来的朋友和太学学士,他们陆续到达军营后,都受到了李弘的重用。

    李弘命令赵云和庞德带着黑豹义从沿着驰道迅速南下,把正在赶路的老大人赵岐立即接到晋阳来,民屯的事等着要老大人组府指挥。民屯的诸多事宜,现在都由唐放带着并州府的掾史在日夜忙碌着。

    李弘命令田重从关中购置的第一批粮食送到了晋阳城。

    这时,郑信从上党郡匆匆赶了回来。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