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库 www.xssk.info,最快更新重生之神级备胎最新章节!

    在如火如荼的《易中添品三国》结束之后。

    湘西电视台,也是在大力的邀请更多学术知识界的学者,来百家讲坛讲学。

    有了《易中添品三国》的成功,湘西电视台和台长欧阳正,对于这档节目的投入和关注更多了。

    也是力求打造出一个文化讲座的品牌。

    旨在弘扬文化,传承学术。

    让人们在娱乐之余,也更多的获取一些对自己有益的知识。

    这是传承文化传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而之后,作家刘新武也是登上了百家讲坛,为观众们揭秘红楼梦。

    从明末清初开始,在文人中开始渐渐流行阅读带有批语评语的小说、戏曲,比如金圣叹批水浒、西厢,曾风靡一时、影响极大。脂砚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曹雪芹的原作加批批语、评语的。在《红楼梦》众多的批书人中,脂砚斋最认真、最细心,批语数量也最多,最后把自己抄阅评过的《红楼梦》叫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砚斋是想把自己的批语、评语能够和曹雪芹的原作正文一起问世流行,所以,脂砚斋可以被视为曹雪芹最重要的合作者。二百多年来,对于脂砚斋到底是何许人也的争论一直不断。这个神秘的批书人到底是谁?他和曹雪芹究竟是什么关系?他是男是女?是亲是友?

    对于脂砚斋的确切身份,红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终无定论。归纳起来有妻子说、叔叔说、堂兄弟说等几种说法。尽管对于脂砚斋的身份多有争论,但对于脂砚斋批语本身,红学界普遍认为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那么这些批语究竟写了些什么?众多的脂砚斋批语透露出曹雪芹原作的哪些蛛丝马迹?脂砚斋与曹雪芹又是如何合作的呢?

    潜心红学十余年的著名作家刘心武,将引领我们一步步走进姹紫嫣红的红学“百花园”。揭开脂砚斋的神秘面纱,讲述自己的秦学研究之路。

    我自己对《红楼梦》的兴趣是从我的童年时代就开始了。我读《红楼梦》比较早,有的家长不让自己的孩子小时候读《红楼梦》。觉得太小读《红楼梦》可能会学坏,其实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的话不尽然。我的父母喜欢《红楼梦》,我的哥哥姐姐喜欢《红楼梦》,我是我们家最小的,我就经常听见他们讨论《红楼梦》,耳熏目染,对我是一种熏陶。

    红学除了曹学的分支,版本学的分支以后,还有一个很大的分支叫脂学。什么叫脂学?就是你发现古抄本、古本《红楼梦》,它和铅印本都不太一样,和活字版印本不一样,它上面都有批语。这个批书的人有时候署名,有时候不署名,大多数情况下署一个什么名字呢?署一个名字很古怪,叫脂砚斋,署这么一个名字。

    我看下面有人在微笑,说哎呀,一个人看一本书。写一些评语,这有什么稀奇啊?我看书我就写评语,过去像金圣叹。这是一个大书评家,他自己不写小说,可是他评别人的小说,评三国、评水浒,大批评家,那不都有嘛,有什么稀奇的呢?哎呀,你得看脂砚斋的批语本身,咱们才好讨论。脂砚斋批语可不得了,不是咱们所说的一般的批语。也不是金圣叹那种,跟作者原来没关系。现在看了这书觉得有话要说,于是来批评,不是那么回事。这个脂砚斋批语现在留下来非常多,各个古抄本上的批语还不尽完全相同,有相同,有不同的。这些批语非常有意思,在这个甲戌本的正文里面就有脂砚斋的名字出现,就是说这个人还不光是一个批评家,他的名字出现在曹雪芹的正文里面,在甲戌本里面讲到《红楼梦》书名改变的过程当中,最后一句就是“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书名演变开头是《石头记》,到后来有人说应该叫《情僧录》,又有人说叫《红楼梦》,有人说叫《风月宝鉴》,有人说还是叫《金陵十二钗》吧,最后到甲戌时候,是脂砚斋本身,他就确定这个书名还是用《石头记》,脂砚斋名字被曹雪芹郑重地写在书的正文里面。

    对一个女士称先生,这不意味着她就是一个男性。可见这两个人关系不寻常,也就是说脂砚斋她不是一个一般的批评者,她参与这本书的创作,她跟曹雪芹的关系密切到难解难分的地步。甚至于在脂批里面,脂砚斋批语里面出现这样的话,说“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时候,她在批这个书的时候,曹雪芹已经去世了,她很悲痛,她就希望今后造化主,造化主就是上帝,主,就是主宰我们的命运,冥冥中的一个主宰者那么一个意思,希望他今后再重造一个曹雪芹、一个脂砚斋,这样的话,最后咱们两个在地底下——九泉就是指地下,古人认为地下有九道泉,那是最深处——在那儿相会就大快遂心了,就是心里就舒服,就踏实了。就是造化主许愿,说你们俩都去世以后,今后我让你们俩再复活,重新在世界上再生活一遍,她有这样的批语,你说这两个人什么关系?谁是曹雪芹的合作者,高鹗哪够格啊?高鹗八竿子打不着啊,这个人就在他旁边啊,这个人跟他这么说话,朋友都不是,就是夫妻。有一种意见认为就是夫妻关系,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这种意见,关系再密切不过了。

    而且这个脂砚斋很厉害,她在批语上有什么批语呢?很多曹雪芹用的生活素材她知道,她门儿清,北京土话,门儿清。

    比如说她经常有这样的话,写到这儿,说“有是事,有是人。真有是事!真有是事!作者与余,实实经过!”她能做这个见证。甚至于“此语犹在耳”。这句话她当时听见过,现在还在耳边响。“实写旧日往事”,等等。她和曹雪芹共享《红楼梦》的原始材料、原始素材,她厉害得很啊。她有的时候批着批着。《红楼梦》里没写到,她想到了,她还要过来提醒曹雪芹。比如说,她有一条,就是当《红楼梦》里写到贾宝玉和秦钟很要好,带秦钟去见贾母,贾母一看秦钟出落得也不错,很喜欢。就给秦钟一个金魁星,送他一个魁星,这个时候脂砚斋就说了,“作者今尚记金魁星之事乎?抚今思昔,肠断心摧!”这哪儿是一般的批语啊?是不是?她就掌握曹雪芹写作的生活原型、事件原型、物件原型、细节原型。还有一回是写到喝合欢花酿的酒,脂砚斋就批了,“伤哉”,她就很伤感了,伤感哦,“作者犹记矮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你看她。什么人啊?曹雪芹没写这个矮舫,矮舫估计是一个园林建筑,她就知道这个生活素材来源于当年矮舫的。咱们当时用合欢花酿过酒!这件事是二十年前的事,清清楚楚,所以你看她是什么人。再回过头来想想高鹗是什么人,越想脂砚斋越冤枉,《红楼梦》的封皮上写上曹雪芹、脂砚斋我觉得都合理,写上高鹗实在是太不合理了。

    而且这个脂砚斋更厉害了,有的批语就发现她更厉害了,她这个人,她不仅知道这些原型。她甚至有的地方都自己直接来写,她参与创作。她有这种话,比如说第二十二回。她有一条批语,她这么写的,“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她埋怨连咱们都埋怨上了,咱们就都光注意高鹗了,就把脂砚斋这么一个重要的合作者给忘记了。第二十二回凤姐点戏是脂砚执笔,当然这句话有两解,红学界有两解:一种见解就是说里面写到薛宝钗过生日,大家给点戏,其中有一个角色其实就是脂砚斋本人,她就是其中一个角色,当时,她在场,她也点了戏,这件事情别人都不记得了,她认为作者应该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