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说书库 www.xssk.info,最快更新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

掠粮食。大宋也利用小冰河时期,狠狠地打了一场胜仗,甚至还可能就此灭了西夏。但是,报应不爽,大宋的灾劫很快就来了。

    黄河,永远是大宋心中的一根刺,重量也不比幽云十六州轻。

    如果黄河不再闹决口,说不定大宋的国力还能再强一两分。可惜,世界上最无奈的事情就是没有如果。但是,既然张正书遇到了,那他就不打算坐视不理了。

    治理黄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清理淤积的泥沙。只不过在宋朝,清理淤积泥沙,是一项费时费力又不讨好的工作。

    幸好张正书弄出了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概念,只要树立起典型,那么对沙子的需求就多了。对沙子的需求一多,肯定有不少打渔的船家开始把目光盯到采沙上面。其实在古代采沙,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是因为古代没有什么采沙许可证,只要你想,你随时可以在沿河建立一个采沙场。

    甚至张正书可以投资一两个采沙场,把经济效益做起来后,自然有人就跟进了。这样的采沙场根本没有啥技术含量,圈地之后,用麻袋装入砂石隔断河水,把河水排空之后,再组织人手挖掘就行了。要是这地方没有了沙子,那就再换一个地方。没办法,没有采砂船,只能用这种笨法子了。

    至于筛选出细沙,那就更简单了,因为还是一个劳动力集聚的行当。只需要一个竹子编制的筛沙竹匾,一个人用铁楸铲起一楸原沙放在筛沙竹匾上,拿起来抖动,颗粒较大的石子自然就留在筛沙竹匾上了,而细沙则落在地上。这样的筛沙竹匾,用处还不少,可以拿来筛选优质的秕谷,可以筛选麦粉……这种竹匾分两种,没有孔的那种不叫“筛子”,叫“簸箕”。这东西,张正书在前一世的老家农村还见到过。

    当然了,这是最简陋的筛沙子办法。要想提高效率,还得弄一个竖起来的筛沙框。其实也不难,可以到铁匠铺打造一个筛沙网,也就不到两百文钱的事。要是想省钱,用竹子编制一个筛沙网也是勉强能用的,只是效率差强人意罢了。

    没人比张正书更清楚,一旦大宋开始大搞基建,弄钢筋混凝土房子,那别说对沙子的需求了,就算是钢铁的需求也会翻上几番。市场,是最好的产业导向。只要是赚钱的行业,无一例外都有无数削尖脑袋想挤进来的人。张正书要做的事,就是引导这个潮流。

    沙子,特别是河沙,那就是摆在面前的财富,只要你肯去弄,钱肯定能赚到的。入行门槛那么低,张正书可以肯定,只要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接下来整条黄河都是采沙场了。人心齐,泰山移,看看后世,黄河的水是不是澄清澄清的?为啥啊,还不是因为黄河沿岸那么多采沙场,每年的采沙量起码在一亿吨以上。

    宋朝上下的治理黄河者恐怕打死都不会想到,他们束手无策的黄河泥沙,居然会被市场经济清走了,变成一栋栋高楼大厦。但黄河泥沙能变废为宝,首要前提是钢筋混凝土建筑要兴起,而且造价要便宜。张正书的打算也简单,等把潮流弄起来后,他就降低水泥的价格,让利于民。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